魅力马关物联网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9-86630006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动态
沪滇协作六项治水兴水举措促云南乡村振兴
 [打印]添加时间:2022-04-12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179
   近年来,上海援滇干部深入了解云南水情,汇集上海力量,联合云南干部凝聚治水合力。在沪滇协作中,开展“引水、蓄水、用水、活水、净水、治水”六项治水兴水举措,为云南乡村振兴提供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沪滇协作促进云南水利发展。上海市驻昆办供图
 
  引入上海技术,实现绿色“引水”
 
  云南特殊地形地貌,使很多地区都普遍存在结构性缺水问题,呈现典型的“人在高处走、水在低处流”特征,运用传统提水技术难度大、投入高、效率低,难以解决周边群众饮水用水难题。为此,沪滇协作项目积极引入上海企业“自然能提水”技术,实现绿色引水。
 
  昆明市东川区拿出资金900多万元,加之上海援滇资金500多万元共同实施自然能提水项目。利用铜都街道一处电站的尾水水源,覆盖了附近块河村、梨坪村两个村的山坡耕地7500多亩,一举解决了两个村困扰多年的灌溉缺水问题。
 
  德宏州芒市在季节性缺水较为严重的三台山乡勐丹村、五岔路乡五岔路村、遮放镇邦达村、河边寨村投入750万元沪滇资金,实施自然能提水工程,保障了302户1236人建档立卡户的饮水安全质量。
 
  截至目前,云南已建成了48个自然能提水工程,在建32个,解决了20.65万人的生活用水,5.4万亩的农田灌溉用水,保障了重点帮扶地区的饮水安全,为云南的结构性缺水提供了“上海技术”。
 
  东川区铜都街道的自然能提水设施。上海市驻昆办供图
 
  建设水利设施,实现高处“蓄水”
 
  上海援滇干部针对农村产业和饮用水短板,因地制宜,精准选址,在山坡、山顶等高处修建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通过高处蓄水,破解“存不住水”的难题,为干旱季节稳定用水提供保障。
 
  迪庆州在云岭之巅,有限耕地也多数在江畔半山。“十三五”期间,迪庆州共投入5000多万元沪滇帮扶资金,开凿水渠引山泉,修筑水池数十座,新建管涵百公里,有力改善了葡萄、藜麦、中药材等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文山州西畴县为助力三光猕猴桃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通过沪滇协作机制累计修建大小蓄水灌溉池10个,总容积达6500立方米,并引进最先进的稳压滴灌技术,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针对实际需求,实现精准“用水”
 
  让寄宿制学生能洗上热水澡一直是上海援滇干部的共同心愿。大理州南涧县2020年度沪滇协作“携手奔小康”项目,实施学校设施管护维修项目。小湾东镇在新民中学新建100平方米太阳能洗澡间1间;宝华镇在拥政小学新建砖混澡堂1座;在玉碗水小学新建砖混澡堂1座。上海“瑾之润爱心基金团队”2019和2020年在巍山县投入资金20万元,分别在五印乡岩子脚小学和青华乡五星小学修建学生浴室,该项目共惠及师生424人。
 
  用优质水源促进特色养殖业、种植业发展。临沧市援滇干部在上海市崇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崇明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多次赴福岛、春润、崇东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考察学习“稻虾鳖综合种养”“稻田养殖+乡村公园+渔业休闲体验”等特种养殖技术。开展沪滇协作项目以来,沪滇双方通过“资金推动、人才互动、产业撬动”的帮扶协作模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升级。
 
  在文山州西畴县援建的蓄水池。上海市驻昆办供图
 
  构筑特色景观,实现创意“活水”
 
  让山间清水激活乡村旅游。大理无量山脚下的格止腊村是南涧县宝华镇的一个自然村,从无量山发源的“四十八道河”蜿蜒而下,清可见底的河水弹唱着欢畅的乐曲,从村中穿过。“国家的政策真的好,现在村上安装了路灯,铺了石板路,水磨坊也恢复了,还建起了娱乐广场,现在走到哪里都亮堂堂的。”格止腊村民组长饶来文这样介绍。格止腊村的这些变化得益于沪滇扶贫携手奔小康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全部竣工,打造出一个路净、水清、设施完备的休闲好去处。
 
  文山州马鞍山村先后实施民居、道路、休闲设施等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现在的龙树脚凭借水景一色、七彩映衬、灯光绚烂、水幕秀美、瓜果飘香、库鱼鲜甜吸引周边市民群众慕名而来,月均客流量达5万余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带动群众经营超市、小吃店,收入稳步增长,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开启了马关县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