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武汉中兴时代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旅游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旅游业逆风突围,这些市场动态值得关注!
新闻中心
旅游业逆风突围,这些市场动态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21-03-06        浏览次数:35        返回列表
 对于来势汹汹的疫情,目前,旅游业确实面临着重重困难,压力山大,悲观情绪也较重,一些旅游企业和个人纷纷想逃离出去。然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有越来越多的外围企业纷纷想入场,这将是未来旅游市场复苏的必然趋势。

旅游业虽然被按下了暂停键,但随着疫情控制渐好,旅游业也开始有序恢复。展望旅游业未来的光景,越来越多旅游人那颗一直悬吊着的心慢慢放下。

 

新文旅商学院的专家认为,疫情并未破坏中国旅游市场的健康基础,相反,它将加速行业整合以及低线城市的在线渗透率。同样,对于国际市场,仍有庞大的潜在旅行需求。一旦疫情结束,我们将看到强势复苏。疫情前后,旅游者的心理、预期、偏好、行为、方式、支出等等可能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后续的市场复苏或者行业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文旅融合以来,高品质旅游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方向。如今,受到疫情影响,这一进程明显加快。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地旅游业逐渐复工复产,“高品质复苏”成为它们共同的目标。

旅游业可能出现3变化

疫情过后,旅游业可能会出现三个变化:

一是人们出游方式的改变,由过去的团队包车游变为自驾游,个性化、差异化、垂直化的旅游会更受欢迎。

二是旅游内容的改变,由单纯地看自然、人文景点改为看自然景观和体验文化内涵为主,由看室内景点改为更多地看室外景点。

三是旅游习惯的改变,游客就餐会以自助餐为主,住宿由过去住宾馆改为住酒店式公寓,旅游购物从过去以实体店购买旅游商品为主,向线上线下结合的旅游购物转移。

 

面对这些变化,旅游业要及时应对,适应文旅融合的新形势,在旅游产品供给、旅游营销管理和旅游配套服务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旅游产品的创新性改变

疫情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低收入群体的旅游动机。未来一年,低收入群体预期的人均旅游次数为3.8次,较上年增长1.6次。多家机构预测,旅游复苏会循序渐进展开,国庆节和暑期或成出游高峰。预计旅游消费支出最多的依次为“住宿”、“餐饮”和“交通”。

 

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在文化认知、消费偏好、消费门槛上会有明显变化,会提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因此,对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也应当是多元化、专业化的。

自然博物科技教育与亲子休闲度假、虚拟现实与户外体育休闲、线上教育与线下亲子活动、教育文化融合研学度假、休闲主题综合体度假区等,这些都是满足疫后中等收入群体的细分渠道、细分项目的旅游产品类型,应该在疫后得到充分发展。

另外,景区可以考虑引入VR、AR等现代科技,提升展示水平,形象生动地再现旅游对象和文化景点的前世今生、重要场景和重大历史事件,让游客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营销策略的革命性改变

景区宣传仍是当下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将成为旅游营销反击的主要方式。信息爆炸时代,要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并抓住游客目光,除了优化配置媒介资源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结合时代热点、结合景区特点不断创新内容。当然除了卖资源、做公益、向医护工作者致敬外,还可以做一些更生活化的话题。

对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也要改变过去线下的发宣传资料、到车站建广告牌的形式,更多地采用上抖音、开微信公众号、建旅游网站等线上宣传方式。同时,加快现代旅游治理体系的构建,加快文旅行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通过文旅融合加速文旅企业IP品牌化和专业化旅游运营集团的诞生,加速文旅企业的营销和行业品质变革。

配套服务的适应性改变

疫情过后,旅游配套设施也需要作适应性的改变。未来一年,旅游者选择目的地时最看重的是安全卫生。旅游者对退费政策、应急措施、旅游保险也给予更多关注。餐饮、住宿、酒店行业服务标准面临升级需要。此外,超半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关注与旅游卫生安全高度相关的“应急救援信息推送”和“客流预警及疏导信息”。

在这次防疫战争中,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传染……已经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脑子里,景区的公共卫生设施也要有较大的提升。同时,要以消费者为中心,适应消费群体的变化,增加文化含量,给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文化旅游服务。各地要整合博物馆馆藏文物及历史文化元素,融合非遗项目,打造独具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

 

新文旅商学院建议,疫情过后旅游景点开发网上销售渠道,联合传统品牌线下经营,做大做强综合性旅游文创企业,形成一个融产业链条、文化展示、旅游线路为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服务业经济形态。

文旅融合打开方式

文旅融合新时代,旅游融入文化元素,以“文化+”增加旅游的体验感和价值感,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促进旅游人群和消费的集聚。

1、“云旅游”走红网络

最近,“云旅游”有点火。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备受打击的旅游业正依托技术和创新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

 

提及“云旅游”概念的出现,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恐怕就在一个多月前,彼时,故宫博物院开发的“玩转故宫”导览小程序一夜之间热度攀升,其“VR+语音导览+图文”的模式深受追捧。紧接着,2月17日前后,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纷纷发布国内外景区语音导览服务,不少景区、博物馆纷纷上线云游小程序。2月20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推出首个拥有敦煌石窟艺术欣赏体验的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

 

4月13日起“云游敦煌”推出的敦煌动画剧首映按钮,也很快成为各大社交媒体的热点。这一系列动画剧在数字化修复和“还原”壁画的基础上,对故事中的角色和人物进行了动态化的制作,并配上鲜明活泼自带网络属性的台词,如“皮草大衣”“只要功夫练到位,站在哪里都是C位”等。用户还可自行选择故事和角色尝试配音,或邀请亲朋好友分饰角色,合作完成故事配音。

从图文语音到虚拟VR赏景逛馆,再到能够互动的视频直播,“云旅游”的概念飞速得到丰富。值得关注的是,视频直播正成为“云旅游”的一个重要形式。

在5G技术的加持赋能下,旅游实景直播也突破了原有技术和形式的局限,孵化出爆款。不久前,故宫博物院就凭借直播“云赏春”火了一把,在各平台的播放量累计破亿。

此外,融合“主播讲解+文化讲解+直播带货”的“云旅游电商直播”,同样成为各大博物馆在疫情期间的全新选择。

2、打造彩色本地生活

这个春天,“在家门口转转”是许多人的旅游状态,也让许多人发现了家门口的风景和趣味。多家旅游平台将周边游、省内游作为主打产品。而为了迎接不断增多的本地游客,旅游目的地、旅游业者也开始调整思路,更新各自的产品。

今年五一全国旅游市场的回温速度确实超出了预期,而在,旅游业也催生出了一些新特点、新业态,本地游2.0模式正加速成形。

 

五一小长假假期成为疫情以来的一个旅游高峰,但由于出游安全仍是人们外出旅游关注的首要问题,因此,“五一”期间,大多游客还是选择了本地游、本省游、周边游,空气流通、视野开阔的户外景区,以及相对独立、环境优美的高星酒店、品质民宿,安全性更高、体验感也更好,所以更受游客青睐。

3、城市文化地图

高德地图与蜻蜓FM日前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蜻蜓FM成为高德地图首个音频平台合作方。同时,双方联合推出的《城市文化地图》也在双平台首发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