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马关物联网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9-86630006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一场电影的魅力!“西畴精神”在马关老张坡村落地生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11  浏览次数:1699
核心提示:  曾经这里是封闭保守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如今,这里与其等着看,不如动手干的思想逐渐形成,干群积极配合,
   曾经这里是封闭保守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如今,这里“与其等着看,不如动手干”的思想逐渐形成,干群积极配合,靠着行动建设起美好家园。这里就是马关县仁和镇老张坡村。是一场微纪实电影让“西畴精神”为老张坡村发展注入了动力,让“西畴精神”从此在这里落地生根。
 
  老张坡村距马关县仁和镇政府驻地22.5公里。经2017年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贫情分析后,全村共有贫困户24户90人,贫困率发生率达43%。由于这里基础设施滞后,农业生产条件差,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发展一度受到限制,村里是清一色的土木房子,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
 
  马关县审计局驻老张坡村扶贫干部童礼良:“我们第一次去老张坡是2015年底的时候,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贫困度非常深,还有就是群众的意识普遍消极,落后,村内的卫生很差,相当糟糕。”
 
  马关县审计局挂钩帮扶后,于2016年协调物资硬化了老张坡的进村道路,又协调移动公司和电力公司,解决了手机信号和电压不稳的问题。2017年,驻村工作队发动大家寻找水源解决饮水难题。在这过程中,群众并配合。这样下去怎么脱贫,扶贫干部决定要给村民们“洗洗脑”。于是便组织全村群众观看了微纪实电影《最后一公里》,《肖家塘的路》。这一看,村民们心里的那股干劲终于被激发了出来。
 
  马关县审计局驻老张坡村扶贫干部童礼良:“这个位置就是当时来宣传‘西畴精神’的,在老张坡找到的第一面白墙,投影微电影的位置。当时在这里,村民站满和坐满这个两个位置,这里,还有那里,还有些在外面,总共可能有三十人左右。当时看了,就有村民说人家条件那么辛苦,我们这里比他们那里还要好,群众现场就展开议论。”
 
  电影《最后一公里》讲述的是四川珙县珙桐村从一个赤贫山村发展成“富裕村”、“城市村”的动人故事。
 
  而《肖家塘的路》讲述的是西畴县鸡街乡肖家塘村的四个村民,他们从贫瘠的大山里花了六年的时间手砸肩扛修了一条五公里的山村公路,创造了“西畴精神”的故事。
 
  一场电影传递着脱贫攻坚的力量,老张坡村民从此抱着“与其等着看,不如动手干”的念头,投工投劳,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2017年年底,清亮亮的自来水终于通到了老张坡村的各家各户。
 
  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接下来又是难啃的硬骨头:危房改造。之前扶贫干部做了很多工作,村民们都没有积极性,大家宁愿住着破败的土坯房,也不愿意改造。贫困户何选廷家,按照政策可以得到3万元的补助,但要把房子建好,他自己也要投入4万左右,因为钱没有着落,所以迟迟没有动工。扶贫干部加大了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修改了危房改造的推进办法,组织看了几场微电影,又和当地党员干部交流后,何选廷的内心也发生了变化,他决定在过年前把房子拆了重建。
 
  马关县木腊村委会老张坡村村民何选廷:“我看了《最后一公里》这部电影以后,我的想法就是想着赶紧把我的房子盖起来,国家补助三万元的资金,现在我的房子一楼已经盖好了,二楼马上要完工了,争取过年前搬进去里面住。”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老张坡村昔日破旧的土坯房已经被牢固漂亮的砖混结构新房取代。随之而来的,是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最重要的是,村民们精气神起来了,发展致富的愿望和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驻村扶贫干部童礼良见证了老张坡村前后变化,发自内心地感慨老张坡村的变化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相信它是变化最大的。
 
  马关县审计局驻老张坡村扶贫干部童礼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房子这方面,以前的土基房和篱笆房现在不见了,村容村貌卫生这方面,以前的垃圾粪便,现在基本上看不见。这个变化可以说我见过的不是得最好的,但是一定是变化最大的。”
 
  老张坡村人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到积极主动挖“穷根”的实际行动,再到村容村貌的改观,无不散发着西畴精神的力量和光芒。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